长庆油田固城钻试废液50方/小时集中处理示范工程”是长庆油田分公司建成的第一个废弃钻井泥浆和措施废液一站式集中处理示范项目,采用“氧化破胶→混凝反应→多级气浮分离→多级过滤”。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长庆油田固城钻试废液50方/小时集中处理示范工程”是长庆油田分公司建成的第一个废弃钻井泥浆和措施废液一站式集中处理示范项目,采用“氧化破胶混凝反应多级气浮分离多级过滤”为主体工艺,使用专利药剂,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要求,处理后出水回用,实现资源化利用。设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橇装化设计,设计加工水平高,工程质量可靠,连续稳定运行,截至2023年4月,累计处理措施废液25.55万吨、废弃钻井泥浆13.46万吨,回用26.54万吨。本工程解决了周边井场作业废液远距离运输和达标处理难问题,大幅降低作业废液运输和处理成本,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固液分离单元:拉运来的钻井废弃泥浆首先经过振动筛,将大颗粒岩屑或大颗粒异物筛除后进入钻井泥浆收集与沉淀池搅拌。泥浆池内的泥浆经泵输送至泥浆调理罐,根据泥浆性能调整药剂投加比例和用量,药剂投加至泥浆调理罐后与泥浆搅拌均匀进行破胶脱稳,反应完成后罐内泥浆经泵输送至隔膜式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压滤机进行一次压榨和二次压榨,再通过压缩空气进一步降低滤饼水分,泥饼可作为铺路基土实现资源化利用。
废液处理单元:措施废液经罐车运输至站内废液收集与预氧化池内进行均质调节。收集与预氧化池内设隔油措施将废液内含有的绝大部分悬浮油去除;向池内直接添加破胶剂将废液氧化破胶,采用罗茨风机进行曝气气浮辅助氧化和搅拌。
破胶除油后的措施废液送入混凝反应装置,与混凝剂反应,通过混凝剂的架桥作用,使措施废液内的细小悬浮物及残留的部分石油类物质聚集,形成细小的絮凝物。
混凝后的废液经泵送入气浮除渣一体化橇装处理装置半岛.体育app,通过气浮装置的气体浮选作用,将水体中的絮凝物通过刮渣系统和斜板沉降系统去除。经气浮装置净化后的液相通过两级自动砂滤装置及纤维束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达标后资源化利用。
本项目投产至2019年底,工程按设计指标运行,检测结果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要求,环保设施废水处理效率良好。
自2020年,项目所在地处理后水质标准执行《陇东油田采出水处理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QSY CQ 08011-2019)。设备进口水质悬浮物300800毫克/升,石油类30100毫克/升,pH10.0,出口水质悬浮物28毫克/升,石油类5.48毫克/升,pH8.5,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石油类去除率达到56%,符合当地采出水处理水质指标要求,环保设施废水处理效率良好。
本工程压滤后产生的滤饼(即废弃水基钻井岩屑)不具有危险特性,不属于危险废物,可作为道路基土回用于道路建设,或用于制作免烧砖等建筑材料;污油为运行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原油,定期运至庄一联卸油台,回收进入原油处理系统。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收集、贮存和处置,处置率可达100%。
本工程的无组织废气检测结果显示,厂界外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值是0.57毫克/立方米,检测结果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限值(4毫克/立方米)以内。
本工程噪声检测,昼间最大值49.5(分贝)A,夜间 Leq[(分贝)A]检测值最大为49.3(分贝)A,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2类标准。
本工程主要服务于长庆油田滚动开发中的新建油水井以及工程半径50公里内的已建油水井,将其产生的钻试废液和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处置,处理达标的废水通过输水管线输送至场站,替代清水回用。自2019年7月投产至今,年运行时间240天,每天工作时间10小时,累计处理钻试废液25.55万吨、废弃钻井泥浆13.46万吨,处理后废液替代清水回用26.54万吨。本工程生产工况稳定,未发生过事故,不定期接受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性检查半岛.体育最新,未向环境直接排放污染物,故没有排放数据上网和公开情况。
先进的废液处理技术和绿色化学品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药剂使用量和能源使用量的降低、废液资源化利用于回注以及利用油田伴生气为现场提供供暖,为本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碳减排效果。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邮箱:。